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记者节特辑 编辑部来了位新同事

加载中... 2024-11-22

  

记者节特辑 编辑部来了位新同事

  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开设的◆★“新媒体运营-数据管理”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自2021年创办起,其培养方案中就包含了数据科学、数字内容分析与挖掘、人工智能原理与技术等相关课程。再如浙江传媒学院的★◆■★◆“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则“旨在培养既具有新闻传播专业基础、又善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新闻人才”。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人工智能正在全方位地重塑着媒体行业的生态环境。新技术中的已知、未知并存,带给媒体人的期待◆★★、顾虑也两相交织■★★★。第二十五个记者节之际,坊祝大家都能与船共行进,勇立潮头◆◆◆,永立潮头。

  刚参加工作一年的记者王思◆★,已经体会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带给自己的便利★★◆■◆:★★◆“ 它可以帮助你总结采访资料,还能对稿子进行润色,大大提升了你的写作效率■■◆★★。■★”在广东一家地级市党报工作的李筠也有类似感受■★★■:“在写跨领域稿件时◆■■,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AI可以帮助记者找到很多相关文献。”

  体验之后,媒体人们生发出了更多对新技术的期待。王很可认为★■,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新闻机构的工作会越发高效■★,机构也会越发精简■★◆■★■。而科技新闻记者婷婷则希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进一步发展,生产出更精准、更符合使用者要求的内容。

  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很多媒体工作者的当下共识。

  1956年夏天,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行,“人工智能”概念首次被提出[1]。六十年演变至今★■◆,人工智能已从“可能实现的预言★◆★”发展成为可触的现实技术,并如潮水般席卷各行各业■★,引发了一场正在进行的社会变革★★■■。

  因此■◆■◆★★,过八成的媒体都认为现有规则框架并不足以约束人工智能下新闻工作的失范行为,也支持以“行业自律”“国家出台法规”■■■“各媒体机构自律■◆★”等形式加强规范与治理[9]。

  不仅是业界,学界也纷纷开始对自己的培养计划进行改革。通过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班级■■■■★■、课程,或举办讲座、论坛及研讨活动,来培养适应行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在被问到“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业的未来发展持何种态度”时,五位受访者均给出了“积极”◆■★“乐观■★”的回答。“它越跑越快◆■,难不成我们还能去抵抗这种时代的潮流?★★◆■★”李筠调侃。

  例如,彭博社在2023年推出的BloombergGPT———个针对金融领域的大型语言模型★◆◆■■。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BloombergGPT接手了彭博社金融文件总结、报告生成和洞察市场趋势洞等日常事务。再如封面新闻同年推出的“小封智作”◆★,则拥有自动生成◆★★◆◆、核查稿件,进行音文互转等功能。

  我们以■■★“传媒/媒体■◆■”为关键词,在BOSS网站上爬取了124条有效招聘信息,分析发现,媒体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使用数字媒体、音视频制作、跨平台发布等新型能力■■。一些招聘信息里还明确要求“求职者应具备使用AI工具的能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记者自动生成■★◆★■■、优化■★◆■,甚至创新稿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作品完成后,人工智能技术仍能在新闻分发和反馈环节中发挥效能:使分发与推荐更精准■◆◆■◆,并生成用户画像图谱,以供新闻机构不断优化自身的生产策略,更好地搭建起机构与用户间的桥梁。

  新闻线索和素材失真失实是大部分新闻工作者(76■★■◆★◆.4%)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时的最大担忧[7]。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人工智能强大的自动生成及传播能力◆★★■★★,使得虚假信息的生产与扩散呈现出病毒式的特点,部分“AIGC假新闻◆◆”甚至创造出现象级话题,让本就拥堵的信息市场雪上加霜。

  据《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报告显示,44.6%的受访媒体预期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74◆■◆★◆◆.4%的受访对象预期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新闻生产效率;而对提升新闻分发精准度和作品呈现创造性抱有期待的媒体占比则分别达到66.7%和63.3%[6]。

  以新闻业为例,2017年至2018年,自动化技术开始应用于整理、分析、创建、编辑及可视化等新闻工作,大数据技术也开始助力新闻的发行[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应用已逐步覆盖了新闻机构工作的全环节■◆◆★◆。从信息采集、内容制作■■■■◆◆,再到产品分发、受众反馈◆★★■,每一环都在发生着剧烈变化。

  在王思看来★★,与其担忧被人工智能替代,倒不如把用好它当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把它培养成一个高效且个性化的写作伙伴◆★。除此之外,王思还强调了人的不可替代性:“我们具备AI所不具备的深度与温度★■◆◆★◆,这是独属于人的核心竞争力◆■★★,利用好这一点,才能真正稳固自己在行业中的角色与地位。”

  “但它更像一把双刃剑。★■■★”李筠这样形容◆■★。和她一样,不少媒体工作者在期待未来的同时,对这项新技术仍抱有极大顾虑。

  王很可把传统媒体行业比作了一艘正在下沉的船,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这艘船的下沉。◆★■◆■◆“作为乘船的人■■,我们不可能说眼睁睁看着自己和船一起沉到海底,而是得想方设法做点什么,来挽救这艘船◆◆★◆■,也挽救自己。★★◆★■◆”

  “所以我觉得帮助比威胁多一点◆★◆■,★★★◆” 就职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的王很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毕竟它是一种工具,而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我们拥有使用、驾驭工具的能力★■★■◆■。◆■■★■”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记者可以发现更多热度选题、挖掘被忽视但具有价值的选题。而在进行素材搜集和分析时,人工智能则为记者提供了更广泛和全面的信息源,并能对素材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

  世界新闻出版协会于2023年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近一半(49%)受访者所在新闻机构已开始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而最普遍的应用方式,是“以内容摘要为主的文本创作”(54%)■■,“简化性的研究或检索”次之(44%)[3]。

  担忧起自压力,而压力的背后,是行业对工作者素养要求的变革。当下★◆■,新闻机构对记者数字技术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6][7][8][9]新华社研究院.(2024).《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

  这也是众多新闻机构所展现出的普遍态度。10月14日,新华社研究院发布《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报告,其数据显示,全球66%的新闻媒体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行业的影响持积极态度■◆■◆★,多数媒体(67■◆◆◆◆.6%)已切身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超半数媒体(51.2%)已开始应用人工智能[6]。

  2020年,微软裁撤了旗下近百名媒体工作者◆★★◆■,并用人工智能取而代之。这一举措在业界掀起了轩然,“AI在未来是否会大规模取代传统新闻工作者”的愁云笼罩了全体媒体人。

  为了更好地迎接这股新潮流,媒体机构也给出了自己的回应。李筠和王很可所在的报社会定期组织一些培训会★■◆★■,来帮助社内记者充分■■★“驾驭”人工智能小工具★◆◆。

  版权及责权归属问题(61◆◆■★◆■.1%)◆★◆■、生成内容缺乏人文关怀(60.5%)也是受访者的关切所在[8]。就像李筠所描述的,“它产出的文字冷冰冰的,没有人味,像是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作品★★。”

  据美通社母公司Cision发布的《2024全球媒体调查报告》显示,每四名媒体工作者中,就有一人认为人工智能是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裁员与资源减少”(60%)是记者当前的最大担忧,“在重要话题报道与业绩压力之间取得平衡”(42%)紧随其后[4]。